高峰國小食農教育推廣:從遊戲中認識國產雜糧,播下健康飲食的種子

  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本學會主辦的「國小雜糧食農教育推廣活動」,於113年5月15日於新竹高峰國小熱鬧登場,透過遊戲與實作,引導學生認識國產雜糧,建立健康飲食觀念。本次活動吸引共計57位學生、校長及4位班級導師參與,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簡報、生動的實物展示與遊戲互動,帶領學童認識甘藷、黑豆、黃豆等臺灣重要雜糧作物,進一步理解「為何選擇國產雜糧」,以及國產雜糧具備的營養成分與環境永續意涵。

國產雜糧知識介紹

  活動一開始由學會同仁帶領進行「國產雜糧知識介紹」,透過圖卡展示與問答互動,引導學生了解甘藷、綠豆、紅豆、小米等原來是日常飲食中經常出現的「隱形主角」,同時從「國產與進口的差別」延伸討論到食物里程、農產品履歷、以及國產雜糧的新鮮與安全優勢,逐步建立孩子對在地食材的信任與認同。


圖、活動大合照

雜糧主題桌遊競賽

  接續的「雜糧主題桌遊競賽」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透過專為國產雜糧設計的「雜糧大富翁」桌遊,學生們在擲骰與推進格子的過程中學習到多元雜糧的種類、產地與營養知識,也從卡牌互動中認識國產雜糧與日常飲食的關聯。


圖、高峰國小學生們認真遊玩桌遊

  活動尾聲,以「學習海報貼紙牆」方式收集學生回饋,讓學生們依自己在活動中的學習與收穫,將貼紙貼上心得海報上,共同完成學習成果,展現對本次食農教育的回饋與理解。從貼紙分布可見,本次活動深受學生喜愛,『玉米小知識』成為全場最受歡迎的學習亮點,也看見學生們在遊戲中主動探索、開心學習的模樣。


圖、學生們透過貼紙表示對於活動及國產雜糧的喜愛

  本次與高峰國小合作推動的食農教育活動,不僅提升學生對國產雜糧的認識,也透過遊戲學習方式,讓教學現場充滿參與感與學習動力。國小教師們也表示未來將持續導入相關課程,深化學生對飲食、農業與環境永續的連結。期待能透過這場教學活動,播下健康飲食的種子,提升未來主人翁對國產雜糧的理解與支持,進而促進我國糧食安全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