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極端氣候對傳統農業衝擊加劇,為提升農民韌性與競爭力,農業部農糧署(以下簡稱農糧署)自106年起推動設施農業,補助建置溫室,以穩定農業生產與提高品質。112年舉辦「設施農業之星」徵選活動,選拔設施栽培成功案例,作為標竿模範,鼓勵更多農民投入,並透過輔導與技術分享,提升生產技術,促進產業發展,共創臺灣農業新未來。
本學會本年度受農糧署補助辦理「設施農業之星栽培技術觀摩會」共4場次,第三場次針對設施棗於113年12月11日於高雄市阿蓮鄉裕泰農場辦理,特別邀請棗栽培專家與第一屆設施農業之星得獎者做分享及設施場域觀摩,總計吸引75位農友熱烈參與。
圖一、活動合影
活動開場農糧署蔬菜生產管理科何小珍技正指出,設施栽培不僅能有效防範豪大雨、颱風等災害,還能透過精準調控溫濕度,延長採收期,提升農產品的品質,並穩定供應市場,增加農民收益,對於因應氣候變遷,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觀摩會特別邀請到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以下簡稱農試所鳳山園藝分所)郭展宏副研究員分享,透過溫室栽培,能精準控制棗子的生長環境,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如棗褐斑病與薊馬。藉由調整光照、溫度、濕度等因子,不僅能提升果實的糖度與風味,更能使棗子果形更為端正、外皮光澤更佳,整體品質大幅提升。此外,溫室栽培還能減少農藥與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實現農業永續發展的目標。總結來說,溫室栽培棗子不僅能提升果實品質,增加農民收益,更能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健康農產品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實現農業永續發展。
圖二、農糧署蔬菜生產管理科何小珍技正致詞/農試所鳳山園藝分所郭展宏副研究員分享棗溫室栽培技術
第一屆設施農業之星得獎者裕泰農場陳明輝場長向在場農友分享,透過溫室栽培可以使棗子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南部的炎熱氣候對溫室栽培棗造成了一定的挑戰。為此,裕泰農場採用了獨特的溫室配置:以網狀結構取代傳統的塑膠布,並搭配天窗、循環風扇、微霧系統等設備,有效降低溫室內的溫度,減輕高溫對棗樹的熱害,這種設計不僅讓管理更加輕鬆,還能創造更適合棗樹生長的微氣候環境。
圖三、設施農業之星陳明輝場長分享棗溫室栽培心路歷程與成果
除了精彩的主題演講,本次活動更安排了設施場域觀摩。裕泰農場陳明輝場長親自帶領與會人員深入設施場域,近距離觀摩溫室栽培的實作經驗。陳場長首先分享了簡易塑膠布溫室的搭建與加強結構技術,並結合多年的栽培經驗,詳細解說了溫室栽培棗的種植訣竅。隨後,陳場長一一介紹了目前農場運用的各項設備,其中,微霧系統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陳場長現場啟動了微霧系統,讓與會人員親身體驗其迅速降溫的效果。他進一步說明,微霧系統除了能有效調節空氣濕度、降低溫度外,還能透過RO水對葉面進行清洗,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此外,將肥料溶於RO水中進行葉面施肥,能快速補充棗樹所需的營養,促進光合作用,進而提升果實的糖度、風味和外觀。
圖四、陳明輝場長帶領農友參觀設施設備
圖五、陳明輝場長介紹微霧系統
最後熱烈的問答環節,農友們於設施場域觀摩後,踴躍發問包括溫室栽培的成本效益及政府相關補助政策實際申請辦法。農糧署蔬菜生產管理科的何小珍技正詳細解說了設施農業補助方案的申請流程與相關規定,幫助農友深入了解政府的支持政策。
參與本次觀摩會的農友表示,此次活動在技術分享與實務觀摩的安排上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更讓他們收穫良多。許多農友提到,透過這次活動,他們發現自己的栽培方式與專業農民之間還有許多值得學習與改進的空間,例如簡易塑膠布溫室的結構強化以及微霧系統的精準運用等技術。此外,許多農友特別提到,平日很少有機會參觀標竿農民的設施及栽培管理模式,而這次活動提供了向專業農民學習栽培技術的機會,同時能與其他農友交流經驗,對於他們未來投入設施農業提供了正確的成本評估方式與栽培疑問的解答,讓他們對於投入設施農業經營更有信心。
本次活動獲得與會人員的熱烈回響,期待未來能吸引更多農友參與設施栽培,推動臺灣設施農業蓬勃成長,並邁向智慧化、高品質與精緻化的發展方向。
圖六、問答交流/農糧署蔬菜生產管理科何小珍技正說明設施補助政策與申請方式
圖七、棗子防雨型溫室設施栽培經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