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讓退休長者也有日常成就感,「社會性園藝治療」成為日本樂齡的長照策略之一

讓退休長者也有日常成就感,「社會性園藝治療」成為日本樂齡的長照策略之一

日期:2018 年 07 月 31 日

內容提供/ 國際農業科技新知 文、圖片提供/ 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副研究員 黃靖嵐

2018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突破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臺灣2016年起試辦長期照護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預算增至200億元,2018年預計再增至300億元,如何確保長期且穩定的經費來源成為棘手問題。日本於1990年代採取擴大高齡社會福利政策,面對龐大經費壓力逐漸朝向「抑制給付」並轉化為輕度長照需求者自立、強化的預防服務,園藝治療即成為日本高齡者培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園藝治療是以園藝為手段,維持或提昇身心健康的一種技術,涉及內容非「生產性園藝」而是「社會性園藝」。意即非著眼園藝的經濟性,而強調透過園藝促進心理認知、社會互動並提昇生活品質。美國為園藝治療的世界龍頭,1973年成立園藝治療協會(ATHA)後,全美有數百位園藝治療師於醫院、復建中心、社區中心、學校等場所實作和推廣。加拿大、英國、德國也相繼成立相關協會,亞洲地區則以日本為首,近年韓國、香港、中國等地也跟進設立機構。臺灣近10年來園藝治療研究受到重視,研究委託機構以科技部占6成,依次為農委會、衛福部及退輔會。

日本1965年引進作業療法師制度,園藝治療成為其中一環被推廣應用。1990年代起,大專院校與短期大學開始教授園藝治療,2002年,淡路景觀園藝學校(現為兵庫縣立大學)設置園藝治療學程,擁有大學學歷者經一年修課可獲得兵庫縣「園藝療法士」資格。園藝治療在日本以高齡者為主要對象,反映日本即將進入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園藝治療被視為維持、恢復高齡者健康狀態的重要措施。他山之石能攻玉,借鏡日本有助思考高齡社會下的臺灣,園藝或農業活動能扮演的社會性角色。

「晴耕雨讀舍」的主建築物為半開放式空間,外圍標示行走距離。

 

晴耕雨讀舍:日本園藝治療日間照護中心

筆者於2016年參訪日本NPO(非營利組織)法人Takatsuki(たかつき)經營的日間照護中心「晴耕雨讀舍」,並訪談NPO法人園藝療法研究會西日本理事長宮上佳江。該中心位於大阪府北部高槻市西北的阿武山腰,距JR高槻駅約30分鐘車程。Takatsuki經營者石神洋一為NPO法人日本園藝福祉普及協會理事,藉由讓高齡者日常參與農耕,達成預防照護並協助參加者找到生命價值。除提供高齡者日間照護外,也發展兒童自然體驗、森林志工里山保護等活動。

「晴耕雨讀舍」參加者為65歲以上健康或身體部分麻痺、患有輕微認知症的高齡者,屬日本長照分類中「要支援1-2」及「要照護1-5」等級,目前登錄者為60人,每日平均使用人數為22人。園藝療法指導委託給有限公司人與自然社,由獲得美國園藝治療認證的人員定期指導。活動場所有兼具製作、置物,休息功能的組合屋二棟,以及50m²花園與150m²田地為主要活動場域。

政府認可的高齡者日照中心列為長照保險適用對象,收費上除政府補助的照護保險費外,還包括餐費、活動材料費、茶點費、保險等。要支援者一日負擔為1,766日圓(占總費用10%),若每日參加者為22人,該舍一日營收約41萬日圓。日間照護機構競爭激烈,園藝治療應用於機構成服務差異化項目,已有高齡者是對農業有興趣而選擇此舍,或受具備園藝或農業經驗的高齡者青睞。

每位參加者擁有一塊農地,可自由栽種感興趣的植物。一般日照中心對高齡者傾向採取保護態度,避免讓他們提重物、拿尖銳品,但石神洋一認為,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讓他們從事園藝工作能促進行動力。宮上佳江更指出,從事園藝使高齡者能夠明確感受時間變化,對明天產生期待感。日本高齡者退休後面臨無所事事的空虛感,照料植物需定時且耗時,除了有助於調節日常作息也增加每日有所作為的達成感。植物成長有開花、結果等生長規律,透過參與植物成長可促進對未來的期待感。

該中心活動場所規劃極為用心,除配合輪椅設計花圃高度,讓輪椅使用者能享受種植樂趣,並沿著農用區外圍設計長幾公尺的告示牌,一方面提昇運動的動力,同時也提醒參加者適度休息。農用區中央設置具遮陽功能休憩區,有效延長高齡者在戶外的活動時間。

園藝活動能促進參加者與其他高齡者互動,彼此分享栽種訣竅並幫忙澆水,也能從種植過程獲得成就感,將收獲的作物帶回家與家人、孫子們分享。相較觀賞花卉,該中心參加者傾向種植可享受摘取及食用樂趣的蔬果。因每個人對植物回憶及興趣不同,種植品項會以使用者意願為主,工作人員提供教學與栽培協助。

以園藝治療為方法,打造樂齡社區

人口老化為先進國家的共同現況,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政策,提倡從高齡者「健康、參與、安全」三大面向提昇生活品質,如何延長健康壽命成為關鍵議題。

延長健康壽命能降低醫療給付支出,園藝治療有機會成為操作選項。農業單位及相關領域因具備園藝專業為適合推動者,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近年來就與醫學院合作,將溪頭規劃為森林療癒基地。

國內長照中心多位於市區,較難提供農用空間,園藝或農業療癒產業可望與農村再生、休閒農業、有機農業結合,跨域加值發展,有助農遊商品創新並擴大園藝治療適用場域。短期可結合社區資源設計園藝治療課程,提昇地區觀光競爭力;中長期則可規劃與長照結合,以農業單位為中介,如農業改良場、大專院校的相關科系,援引園藝及醫療領域資源,發展以「健康高齡者」為目標對象的樂齡社區。

本文轉載自第79期《國際農業科技新知》,原文標題為〈日本應用園藝治療於長照領域之案例參訪〉。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豐年社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2108
 
 
 

hit counter